■刘振元 通讯员陈佳佳
智能机械臂精准作业,工业互联网大屏实时跳动……这是衡南县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场景。近年来,该县以“智赋万企”行动为抓手,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打出“数字赋能+机制创新+要素保障”组合拳,加速构建“政策精准直达、审批高效便捷、要素保障有力、政商关系亲清”的发展新格局,2024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县市区,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。
数字赋能点燃转型引擎
在衡南县,数字化转型蔚然成风:衡阳市云益生物科技智能工厂,一套智能中控系统实现“一人调控全厂生产”;湖南大三湘茶油智能化改造后,制油工序效率提升近20%;远景钨业引入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系统,算力成本降幅达60%;华信再生资源通过智能化改造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……
这得益于该县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科学的顶层设计。出台专项方案,成立服务专班,近三年兑现奖励超3900万元,2024年科技支出占比达3.51%;强力推进新基建,建成5G基站787个,千兆光纤全覆盖,投资5000万元打造云计算算力中心惠企147家。数字基建的夯实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。特变电工带动18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输变电产业链,正大饲料、大三湘茶油等企业带动20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。
机制创新再造服务速度
衡南县着力破解群众办事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实现服务质变。“容缺受理+帮办指导”模式让企业登记最快1小时办结,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714户;“‘清’易通·‘码’上办”服务覆盖县乡村,诉求办结率100%;设立“无差别综合受理区”,企业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大幅降低。最具突破性的改革是“免申即享”服务模式,通过数据比对,首批12项惠企政策直达48家企业,兑现资金1238万余元,实现从“企业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企业”的转变。
要素保障破解发展难题
瞄准企业融资、用地、用工痛点,衡南县推出硬核举措:2024年开展银企对接13场,解决融资需求288.31亿元;帮助和指导企业申报项目资金,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补助超2800万元;盘活存量土地391.12亩,解决50余家企业用地问题;举办招聘会30余场助2000余人就业;深化纳税信用管理,AB级纳税人融资覆盖率达65%。
此外,该县建立“企业家接待日”制度和“企业联络员+帮代办专员”双重服务机制,县领导带头走访企业,近三年走访企业247家,解决95%以上难题;推行赋码保护机制,规范执法检查,“无事不扰、首次不罚”;强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执法满意度升至92%。2024年,衡南高新区引进项目25个,合同引资额132.5亿元,含“三类500强”3个、2亿元以上项目21个,预计全年进出口额增长34%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